地球是怎麼來的呀?很多孩子對自己居住的大球總是充滿著無止盡的好奇心。以往都拿出小百科來給孩子們看,有時候他們看沒幾行就興趣缺缺,直到這次看到這本令人驚豔的立體書 - 「砰!立體教室大發現-地球原來長這樣」!
我習慣在翻開內頁前,先跟孩子討論書封上的圖像,如:書封上的地球有著一層又一層的圓圈,可能代表的是什麼意思?除了大圓圈外,還看到了其他什麼事物呢?(船、鯨魚尾巴、冰山等)我問孩子為何插畫家會用海洋當作主視覺背景呢?透過這樣的問答,引導孩子對於地球的各種面相多一點了解或啟發一些想了解的動機。
翻開內頁,我們母女倆驚嘆不已,女兒說怎麼會有這麼酷的書呀!這本書運用一頁紙藝立體頁,一頁精美平面頁的方式來陳述關於地球中的各種概念,包含:地球是怎麼出現的、地球的資源、地球上的生命、地球之水、地球之火、地球上的人類、生物多樣性、地球的危機、地球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等九大重點。
當我們一起閱讀「地球的資源」這頁時,我請孩子想想身邊哪些資源是非再生資源,如:石油、天然氣等;如果有一天這些資源沒了,有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呢?如果希望資源能永續下去,我們能做些哪些事情來減少過度的消耗呢?而這些觀念的建立,正好與現在國內外所提倡的SDGs(2030永續發展目標)做連結,透過討論進而帶著孩子一起了解環保的重要性。
在閱讀到「地球之水」時,剛好可以複習國小課程中提到的水資源內容,了解水的來源及運用,了解水資源對於地球上萬物的重要性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可以討論為何有些國家的水可以生喝,如:北歐及日本等國家;而哪些國家是缺乏水源,如:非洲或部分中東國家等。
在「生物多樣性」這頁時,我們認真地欣賞著以撲克牌塔方式,所繪製出的各種豐富的各種動植物圖。細細閱讀時,才發現創作者將撲克牌設計成相互影響的共生概念,所要表達的就是地球上的各種生物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,如果少了其中一種,可能會造成生態鏈的失衡。
對於地球有基本的了解後,我們當然要正視現今地球所遇到的危機有哪些,我們能做些什麼來保護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呢?我和孩子各自列出五個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的生活習慣:
媽媽的建議
- 出門自備環保袋
- 減少不需要的購買慾
- 買飲料自備環保杯
- 沒用到的電器用品拔掉插頭
- 出門不用一次性餐具
女兒的建議
- 隨手關燈
- 不要浪費水
- 不挑食減少廚餘量
- 垃圾要分類
- 不要亂丟垃圾
從小地方做起,當每個人都意識到這個重要的議題,降低損害地球的可能性,這樣美麗的地球才能繼續守護著居住在這裡的我們呀!
(很喜歡書後的蝴蝶頁中的各種人形代表,呈現出地球村的概念,提醒著保護地球不分國界、人人有責。)